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
作者:劉開播放次數:354次
分享

本書收入余英時先生在1980年代之後研究的菁華,論述知識人在中國的歷史淵源、意義等面向,及其流變對價值意識的影響。但本書意旨並不侷限在「過去」與「中國」;作者觀照中、西知識人在追尋真理上的差異,探討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為何有其獨特性(中國知識人求「內向超越」,西方則是「外在超越」)。在西方人文研究重新檢視「現代以後」(post-modern)價值轉向的今日,本書對於瞭解華人安身立命的價值觀亦有偌大助益。 書中旁徵博引,釐清許多過去讀者可能不甚了了的見解。拿科舉制度來說,漢朝的按地區人口多寡設定各郡縣舉薦名額,因而有幾分「代議制度」的味道;宋人歐陽修、司馬光在「選賢唯才」(近似「全國聯招」)或是「逐路取人」(各地方有基本名額的保障)上,立場相左,是因為出身地域不同(歐陽為文化薈萃、中舉人數較多的江南,司馬則為風華不再的江北)。而漢朝董仲舒建請武帝「罷黜百家」,其實儒家也在罷黜之列,因為他要獨尊的是諸子百家均奉為聖典的「五經」(詩、書、禮、易、春秋),而非以「五經」為不二規臬的「儒術」。 又如,共產黨深知「士可殺,不可辱」的價值觀深植於讀書人心中,因此文革期間對於文人「只辱不殺」,目的就是要讓他們生不如死(而且自殺會禍延家人,行不得)。而幾十年來極力摧毀傳統知識人價值體系的後果,就是今日中國大陸學術剽竊、「黑心」商業屢見不鮮,被舉發時只嘆運氣好而不覺羞愧。 余英時先生更精闢指出,價值意識一方面淵源於傳統,一方面植根於生活的實踐,不是少數人可以憑空創造而強加於整個社會的。只要社會本身有其相對的獨立性──相對於國家(state)的權力而言,價值觀念的變遷也自然會找到自己的軌跡。此一見解,著實為百年未定的中西文化論辯闢出一條中道。

專輯列表(共30集)

01 自序

02 【一之1】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03 【一之2】道

04 【一之3】人和天地萬物的關係

05 【一之4】人和人的關係

06 【一之5】人對於自我的態度

07 【一之6】對生死的看法

08 【二之1】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

09 【二之2】中國古代突破的背景 禮壞樂崩

10 【二之3】墨家的突破

11 【三】新春談心

12 【四之1】中國現代價值觀念的變遷

13 【四之2】仁學

14 【四之3】五四

15 【四之4】群體論

16 【五】價值荒原上的儒家幽靈

17 【六之1】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

18 【六之2】內向超越與「改變世界」

19 【六之3】修身正心與「道」的保證

20 【七】士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

21 【八】士的傳統及其斷裂

22 【九之1】試說科舉在中國史上的功能與意義

23 【九之2】社會流動

24 【九之3】採用的文本

25 【十之1】試論中國人文研究的再出發:上

26 【十之2】試論中國人文研究的再出發:下

27 【十之3】經學

28 【十一】接受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講詞

29 【十二】第一屆唐獎漢學獎受獎致詞

30 【十三】中國史研究的自我反思

本網站使用cookie分析和其他追蹤技術為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
- - -